「橋」事情的英文翻譯
在朋友的FB討論串看到了這個文獻:
Chinese-English dictionary of the vernacular or spoken language of Amoy
作者:Carstairs Douglas(杜嘉德)
杜嘉德(Carstairs Douglas,1830-1877)畢業於英國格拉斯哥(Glasgow)大學,於1855年隨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士賓威廉(William C. Burns)到中國,定居廈門;因其在語言學方面頗有基礎,又肯勤奮練習,很快就能流利使用廈門話。1860年,杜嘉德由廈門渡海來台訪問,而英國長老教會差派到中國的宣教士,在福建省南部已工作22年,杜嘉德是首位來台訪問的宣教士,對於廈門話能在台灣通行感到興奮;而由於其報導及呼籲,英國長老教會才派馬雅各醫生(Dr. James L. Maxwell)來台,展開福音在台宣傳及醫療工作。馬雅各醫師來台初時幾個月,杜嘉德也留在台灣協助馬雅各渡過艱困的拓荒時期。
杜嘉德根據約翰.盧的《羅馬化會話字典》(《廈門詞彙》)編纂《廈門本地話或口語字典》(即《廈門白話字典》,1873)。其編纂的《廈英大辭典》(Chinese English Dictionary of the Vernacular or Spoken Language of Amoy, with the Principal Variations of the Chang chew and Chin chew Dalects),是宣教士對漢語各語系加以系統整理的一個成功例證,也是此後到台灣或中國閩南的宣教士所不可或缺的工具書。
http://www.tcll.ntnu.edu.tw/pojbh/script/about-4.htm
收錄在Open Library中